乡村振兴与美丽乡村高峰论坛官方平台
“两山”理论背景下乡村振兴设计探讨
来源:光明网 发布时间:2023-12-06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两山理论”表达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相互关系。“绿水青山”指的是优质的生态环境,同时也是我们在开展生产活动过程中所需要的优质地表水质、大气土壤等自然资源以及与优质生态环境相匹配的生态产品等物质要素之总和,同时兼具开展生产需要的物质属性和精神需求的生态属性。从发展来讲,“金山银山”指绿色可持续发展,它能让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还能提高收入水平、提升民生福祉。“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是相互依存的,适应经济可持续发展、适应新时代生态文明要求、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两山理论”的实践意义。

  乡村振兴不仅是乡村经济的振兴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的齐兴。“两山”理论为乡村的发展指明了新方向,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意蕴。乡村振兴设计是乡村生态环境资源利用问题、乡村倡导绿色低碳发展问题以及乡村生态保护制度机制问题。欧美国家经济发展较早,提出了乡村发展等概念。在乡村建设方面采取了修复生态环境、完善基础设施、缩小城乡差距和制定制度法律等措施。同时还提出了完善农民的人居环境,给农民提供政策和科技支持其发展乡村。

  在乡村振兴设计中,应节省用地、整治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维护环境、继承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等,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在“两山”理论的指引下,具有绿水青山特点的自然资源型村庄的设计,需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推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乡村产业开发,以实现生态绿色的目标。

  1.“有组织的人车共存”和“人车分行”交通模式

  村镇的道路交通一级道路主要与该区域内的其他村镇和县城连接,同时与县道相连,路宽8m-10m,一般由砂石铺成,道路连接处多为“丁”字型,根据地形常常曲折起伏;二级道路主要为村镇内部行车道,宽4m-8m,主要连接村镇内部的各个组团以及村中的主要活动空间,多位于田地一侧,道路材质多样,包括砂石、沥青、青石板;三级道路多为村寨与周边田地相连的人行道,同时还连接一级、二级和四级道路,路宽不等,材质多样;四级道路主要为组团内部的青石板小道,路宽0.5m-2m不等,四级道路多沿等高线平行分布,通常分布于院落和院落之间,另有台阶小道垂直于等高线将其串联起来。机动车、非机动车的乱停乱放不止是大型城市的交通问题。面积较大村落可以采用“有组织的人车共存”模式,而是将人行和车行路线在水平方向适当分开,人车分流可以通过路面设施、人为管理的方式。在乡村内交通,人行流线以公共空间聚集地为中心,通过街巷道路向外延伸。步行道路根据行走距离设置一定休闲座椅;机动车则沿外环道路到各个外部停车点,并使尽端车行路及沿路停车位与通向村落内部的步行路在步行入口附近相融合,保证村寨内交通运输及村民的出入安全。

  面积较小的村镇可以采用“人车分行”交通模式,小型村寨自然风光优美,住户人口数量少,对机动车依赖不多,村内道路可设置为人行道路,禁止机动车驶入,机动车停车场设置在村口位置,集中停放。对居住区交通影响最大的是机动车的使用,因此,为践行“两山”理论,使村民有宁静、清洁的居住环境,加强机动车组织和管理是十分必要的。提倡步行为主体的交通出行方式,不产生环境污染,通过营造尺度宜人,高度人性化的慢行环境,可以保护村民的生活安全,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理念。

  2.建设慢行绿道系统

  一般乡村的分布如果多为聚集型,同一片区几个相邻村落距离较近,村落有良好的自然环境资源包括水域、传统民居及风水林等,较为适合慢行性的旅游观赏,慢行旅游方式适合聚集型的村落旅游。慢行绿道系统可以结合“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其本质上更强调公共交通系统和慢行系统的统一构建,提升土地利用率,强调慢行空间。少数民族村寨聚集区,绿道的建设方式可借用村道、乡道等建设绿道,采用原水泥路面或透水砖铺设,绿道建设位于村庄外围,减少对村民生活的打扰,主要采用GIS软件进行道路定位,可达性的量化分析。村寨之间距离较远,可在第一点建议提及的集中公共服务设施区设置公交站点,起到换乘、休息和补给的作用。

  绿道建设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生态型绿道的建设,通过利用原有的土路、水泥路、登山路等改造成慢行综合绿道,绿道两侧绿化以原生态景观为主。第二种是新建型绿道,利用现有的地形地势,因地制宜,铺设彩色透水橡胶路面,或修建栈道、景观桥等,连接景观资源,增加游客与自然的接触。同时在绿道一定距离内设置驿站,提供相应的服务设施,或者自行车租赁点,补充步行交通模式。绿道与乡村接驳点设置,是指绿道与乡村直接有接驳线,该距离在距绿道线5km范围内,即慢行交通可达范围内;接驳点位于绿道线上,接驳空间位于村落入口处。接驳点远离村口,绿道对村民的生活不利影响较少,且有利于村落的旅游发展。

  慢行绿道的出行方式可以使村落之间相互促进,相为紧密联系。首先,使各村镇出行方式完善发展,可以提高村镇之间的可达性,从而进一步提升村镇的传承与发展,以及旅游经济产值;其次,村镇的可达性提高后,在旅游产值提升的情况下,反作用于慢行绿道出行方式,可以进一步提升相关公共服务设施的改善。公共交通、慢行绿道、公交站点与驿站4个方面同时设置,确保“公交--换乘--慢行”,以生态环保的出行方式保护自然环境。

  3.艺术赋能乡村振兴

  随着城乡居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不断提高,乡村的洁净空气和水源、宁静的田园风光等生态产品以及农耕文化等精神产物,构成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方面。从“两山”理论的角度来看,乡村振兴要把重点放在打造绿水青山田园风光的诗意栖居生活,激活文化生产,打造生态与文化旅游相融合的新兴经济形态,以文化艺术融合为核心的“文化生活圈”,例如“艺术在浮梁”,通过艺术的力量挖掘本地魅力,助力乡村振兴,唤醒乡土和特色资源。2023年“艺术在浮梁”以“重返青和绿”为主题,共邀请了来自10个国家和地区的64位/组艺术家呈现65个艺术项目。由艺术家梁铨与建筑师刘晓都联合创作的《故岭》,以梁铨“古岭组画”为基础,由刘晓都以建筑思维将其“空间化”,利用材料的再利用以及寒溪村本身的茶园场域,反映乡村绿的景、蓝的天、田间小道以及行走其中的人的情感。艺术赋能乡村振兴,能够将更多的游客吸引到农村来,也能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帮助村民增产创收。

  4.大数据管理机制

  建立和完善地方村镇信息数据库,数量众多、遗存丰厚的传统村落无疑是巨大的历史文化财富。基于大数据与互联网的空间信息资源库建设“互联网+大数据”的意义不仅仅体现在庞大的数据库资源,基于数据的专业化分类整理、保存与研究,更有利于对实物环境与资源的保护,以及通过互联网向大众分享与传播有价值的信息。例如,荷兰建筑年份的可视化数据平台,整合了荷兰全国所有城镇的城市、人口、坐标、建造年份、面积等信息,并可于网站上进行数据的查询与自定义筛选和呈现。类似的空间信息与数据也包括在一 些较为成熟的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中,例如意大利的Sistema Informative Territorial信息平台,结合数据库及地理信息系统,可每年做一次数据收集,精确比较、村落的现状状况和发展轨迹,对生态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有详细的数据支撑。也可综合评估乡村的资源类型、物产丰富度、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发展状况等发掘其特色资源进行精准开发。

  作者:祝璟,中南民族大学讲师,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项目201807780013